6月9日,天眼查App顯示,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馮興亞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閤先慶接任。此前,馮興亞已卸任廣汽傳祺汽車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閤先慶接任。
公開資料顯示,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注冊資本約78.03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電車制造、新能源原動設備制造等,由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汽傳祺汽車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馮興亞,將全身心掌舵廣汽集團。
廣汽集團的“關鍵先生”
廣汽集團的權杖,終究是交給了“自己人”。
2025年2月,廣汽集團發布公告,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80次會議以通訊方式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選舉公司董事長的議案》。曾慶洪由于到齡退休,已辭去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職務,選舉公司董事馮興亞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
曾慶洪,算是汽車行業的一名老將,于2016年擔任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作為廣汽集團的掌舵人,曾慶洪在職期間帶領了廣汽集團推進國有企業管理體制機制變革,助力其擁有了“國企的平臺、合資的流程、民企的效率。”
在曾慶洪步入臨退休時間后,關于“接班人”出現了各種傳聞。甚至有消息稱,一汽集團總經理助理柳長慶將南下,廣汽集團的指揮權會落在“空降兵”的身上。最終,廣汽集團選擇了更加穩妥的方案,總經理馮興亞直接升任董事長。
如今,廣汽集團迎來“關鍵先生”。
馮興亞,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擁有豐富的汽車行業經驗。自2004年加入廣汽集團,馮興亞歷任多個重要職務,包括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銷售部副部長、副總經理、執行副總經理等,2016年起擔任廣汽集團總經理。此外,馮興亞還兼任廣汽傳祺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及廣汽國際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在馮興亞擔任廣汽集團董事長后,其已經卸任了一些子公司的職務,全力投入到集團的建設,此次工商變更也屬正常變動。
事實上,時代的車輪在向前。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以及“價格戰”的極度內卷,全球汽車行業發生大洗牌,廣汽埃安的日子也過得不輕松。2022年,廣汽埃安自首款車型上市以來銷量便一路狂飆,同比增長126%;2023年,全年銷量48.0萬輛,同比增長77%;2024年,全年累計銷售新車37.49萬輛,同比下降21.90%;2025年前5個月,廣汽埃安累計銷量9.73萬輛,同比下滑3.33%。
對于廣汽埃安而言,高層變動或許會帶來全新的發展思路與戰略布局。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如何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拓展市場份額、優化企業管理,將是閤先慶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未來,廣汽埃安在新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能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續寫輝煌,值得市場期待。
新官上任的“鯰魚時刻”
2024年結束,廣汽集團的經營狀況就已出現了惡化,當期公司收入出現了16.9%的下滑,扣非凈利潤更是出現了近20年來的首次虧損。因此2025年上任后,除了外部與華為聯手創立華望汽車,馮興亞以“經營管控型總部”為核心,啟動了一場向內改革。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
馮興亞,在廣汽集團邁了三大步。
2024年11月,廣汽集團啟動三年“番禺行動”。總部搬遷至廣州番禺汽車城,管理模式從戰略管控轉變為經營管控,計劃通過四大改革措施、五大保障手段,在2027年實現自主品牌200萬輛,占集團銷量60%以上。在此指引下,廣汽集團基于降本增效、提升自主品牌競爭力而改革。
2025年1月,廣汽集團在職業經理人改革的基礎上,宣布進一步在集團管理干部中推行競聘上崗,并全面實施任期制與契約化管理,以經營業績指標進行考核。此次干部競聘也是廣汽集團三年“番禺行動”的最新舉措。
2025年2月,馮興亞在第一季度開門紅大會上做部署講話,肯定2024年全體員工的付出和取得成績,并提出2025年廣汽集團要扎實推進“穩合資、強自主、拓生態”三大重點任務,用好“轉型、變革、重構”三大關鍵舉措,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統籌推動集團實現長期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在國內市場上,廣汽集團已經推出廣汽昊鉑HL(配置|詢價)、廣汽傳祺向往S7(配置|詢價)和廣汽埃安UT(配置|詢價)等車型。接下來的三年內,廣汽自主品牌計劃推出16款全新及中改車型,保持每季度1至2款新車的投放力度,在售車型逐步由17款增至32款,覆蓋6至30萬元主流價格區間。
在國外市場上,廣汽集團以ONE GAC品牌全面引領,未來三年累計進入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建成超1000個網點;構建“燃油+多能源+純電”出海產品矩陣,推出9款全新海外車型,并采取“一國一策,因地制宜”的策略,聚焦資源打造明星產品,實現從貿易型思維向經營型思維的全面轉變。
一代人總有一代人的使命。
從接棒人履新開始,廣汽集團或在新的領導者手中,愈漸篤定地迎合起中國車市發展的最新步調。當被問及廣汽集團的未來,馮興亞的回答依舊堅定,“汽車行業的終局不是誰吃掉誰,而是看誰能重新定義移動出行的價值。而我們,正在書寫新的公式。”